泌尿系統(tǒng)結石怎么辦
人體內存在各種結石病癥,常見的是泌尿系統(tǒng)結石,該疾病會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各種病癥,影響男性的正常生活。那么,泌尿系統(tǒng)結石該怎么調節(jié)飲食結構呢?
不同結石飲食結構也需不同
1、草酸鈣結石
忌食:胡蘿卜、菠菜、芹菜、萵苣、酸梅、柑橘、豆制品和巧克力;忌飲:紅茶、可可、啤酒、可樂等。
2、磷酸鈣和磷酸鎂銨結石
宜低磷酸鈣飲食并宜食酸性食物。建議控制尿路感染;應忌食所有奶制品、豆類、蛋黃以及加磷酸的檸檬汁、可樂、咖啡等。
3、高尿鈣結石
建議采酸性飲食,并減少鈣質攝取,每天的奶制品不宜超過300cc。
4、尿酸結石
建議采堿性飲食。宜用的食品:五谷類應以細糧為主;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雞蛋和牛奶可適當攝入。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忌用的食品有:肝、腦、腎等動物內臟、肉干各種肉湯、肉汁、鹽漬或油炸食品;海產品有:青魚、沙丁、白帶魚、蛤、蟹等;蔬菜有:菠菜、菜花、龍須菜各種豆類、及蕈類;飲料有:酒、濃茶、咖啡、可可等。
5、胱胺酸結石
低蛋胺酸飲食。少食肉類、蛋類及乳類食品。
飲食成分對結石的影響
1、水
慢性脫水及飲水不足與尿石形成密切相關。增加飲水可通過多種機制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險性。公認合理的飲水量每天不少于2升,特別注意晚間飲一定的水,在夜間睡覺時補充足夠量液體非常重要。有報道每天飲2500ml液體可阻止高鈣尿者發(fā)生新生結石。通常推薦每4小時飲水250ml,再加每餐250ml。
至于飲什么樣的液體,一致認為以無奶少草酸液體為宜。關于飲硬水和軟水至今意見不一,并未證實硬水較軟水更易致尿石形成。而且流性病學證實水的硬度與和腎結石之間成負相關。所以飲水量是關鍵,且須晝夜兼顧。
2、鈣
現(xiàn)已證實,普遍推行的限制飲食中鈣的做法,不但不能減少,反而會增加腎結石形成的危險性。低鈣飲食可促進腸道草酸鹽的吸收和引起高草酸尿,從而促進尿結石形成。有報道給尿結石患者低鈣飲食,常常較正常鈣飲食危害性更大。但有研究表明絕經后婦女補鈣不會增加結石形成的危險性,即使有危險性,也只會發(fā)生在補鈣的頭幾個月。此期最好增加飲水量。
3、草酸鹽
由于大部分尿結石含有草酸鹽,因此降低尿草酸必將減少尿石癥的發(fā)生。但大多數(shù)普通飲食中草酸含量少,而且吸收率也不高,正常情況下,飲食中的草酸只有8-12%被吸收。故無腸道疾病的高草酸尿結石患者,限制草酸攝入的作用難以預料。只有當腸道細菌不足或缺乏時,草酸的吸收才會增加。
尿草酸的25-30%系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故維生素C對尿草酸及尿石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雖然維生素C的推薦劑量為60mg/d,但部分人群因各種原因大量攝入維生素C。但目前對大量攝入維生素C能否明顯增加尿草酸排泄,從而導致尿草酸鈣結石的形成尚存在異議。因此,尿結石患者大劑量應用維生素C尚需謹慎,且忌濃茶,勿大量食用巧克力和菠菜。
4、蛋白質
尿石發(fā)生和生活富裕有關,即和高蛋白飲食有關。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可增加尿結石的發(fā)病率。相反,無動物蛋白的蔬菜飲食雖含草酸鹽較高,但結石發(fā)生的危險性低。因此節(jié)制食物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對所有結石患者都是有益的。
5、鹽
一般來說尿結石患者與對照者在食鹽習慣方面基本無差異。但有研究認為高鈉飲食可增加尿中鈣鹽結晶的傾向。飲食中食鹽用量以小于10g/d為宜。
6、脂肪
含鈣尿結石患者尿中排泄的指質較正常人高,但這與飲食無關。但愛斯基摩人冠狀動脈疾病和腎結石的發(fā)生率都低,這與他們多攝入非不飽和脂肪酸有關。
7、酒
中等量飲酒不增加結石形成的危險性。雖長期飲酒者高尿鈣和高尿磷更明顯,但酒引起的利尿作用可降低尿成分濃度。
8、枸櫞酸鹽
枸櫞酸是一種自然的尿石抑制劑。以下水果中含枸櫞酸較豐富:柑橘、葡萄柚、菠蘿。柑橘較普遍用作低枸櫞酸含鈣腎結石的輔助治療。但大量攝入含枸櫞酸的水果和蔬菜可導致高草酸尿而抵銷其增加飲食中枸櫞酸的益處。
9、藥物
盡量不服用或少服用與結石有關的藥物,如維生素C,阿司匹林,磺胺類藥。
看過“泌尿系統(tǒng)結石怎么辦”的人還看了:
2.腎結石常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