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語文高考語文新課標試卷及答案及語文質量檢測試卷
高考是中國選拔考試中最公平相對最綜合的選拔方式。高考能不能成,就看你的努力和堅持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全國語文高考語文新課標試卷,僅供大家參考!
語文質量檢測試卷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有人說到“經”,便有意無意地把它等同于“經典”,而提起“中國經典”,就轉換成“儒家經典”。這種觀念有些偏狹。中國經典絕不是儒家一家經典可以獨占的,也應當包括其他經典,就像中國傳統(tǒng)是“復數(shù)的”傳統(tǒng)一樣。
首先,中國經典應當包括佛教經典,也應當包括道教經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實在是東方的中國與西方的歐洲在文化領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國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國的皇帝,不僅知道“王霸道雜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絕不只用一種武器。因此,回顧中國文化傳統(tǒng)時,僅僅關注儒家的思想和經典,恐怕是過于狹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當復雜的內容,有偏重“道德自覺”的孟子和偏重“禮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視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視心性理氣的新儒家。應當說,在中國古代,關注政治統(tǒng)治秩序和社會倫理的儒家,關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贖的佛教,關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別承擔著傳統(tǒng)中國的不同責任,共同構成中國復數(shù)的文化。其次,中國經典不必限于圣賢、宗教和學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廣泛些?比如歷史著作《史記》《資治通鑒》、比如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甚至唐詩、宋詞、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經典并非天然就是經典,他們都經歷了從普通著述變成神圣經典的過程,這在學術史上叫“經典化”。沒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著經典的尺寸和樣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為它寫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覺著充滿真理,又被反復解釋,有的還被“欽定”為必讀書,于是,就在歷史中漸漸成了被尊崇、被仰視的經典。因此,如今我們重新閱讀經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產生它的時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經典的價值和意義,也是層層積累的,對那些經典里傳達的思想、原則甚至知識,未必需要亦步亦趨“照辦不走樣”,倒是要審時度勢,活學活用,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
閱讀經典可以使人民了解從古至今“人類究竟面臨哪些重大問題”,但古代經典并不是不可以違逆的圣經,畢竟歷史已經翻過了幾千年。因此,對于古代經典,就不必因為他承負傳統(tǒng)而視為累贅包袱,也不必因為他象征著傳統(tǒng)而視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經典在中國是和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緊緊相隨的巨大影子,你以為你扔開了它,其實在社會風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傳里面,他總會借尸還魂;第二,歷史上的經典只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你不打開它,資源不會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會現(xiàn)實和生活環(huán)境,是刺激經典知識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經典中的什么資源被重新發(fā)掘出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背景”召喚什么樣的“歷史記憶”;第三,經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釋”的,只有經過解釋和引申,“舊經典”才能成為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繼續(xù)起作用的,呈現(xiàn)出與其他民族不同風格的“新經典”。
1.下列關于“中國經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人們常把“經”等同于“經典”,而把中國經典有意無意地理解為“儒家經典”的觀念在作者看來則是有些狹隘的。
B.中國經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國與歐洲在文化領域中最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國經典內容豐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構成中國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國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D.中國經典的認定,除了要考慮圣賢、宗教、學派的思想,歷史著作、詩詞曲等的名篇佳作也可考慮納入“經典”的范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 在古代 中國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統(tǒng)治者并不僅僅使用一種思想工具實行統(tǒng)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 儒家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偏 重“道德自覺”的孟子和偏重“禮法治世”的荀子都關心社會倫理,而重視心性理氣的新儒家只關注政治秩序。
C. 能成為被人們尊崇和仰視的經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廣泛引用、被認為充滿真理、被一再解釋的優(yōu)秀著作,其中有的還曾被“欽定”為必讀書。
D. 經典與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密切相關,其思想內容總是會留存在社會風俗、人們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傳中,如影隨形,并不時地表現(xiàn)出來。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每一部經典幾乎都經歷了從普通著述到神圣經典的過程,經典的價值和意義也是在經典化的過程中層層堆積而成。
B. 閱 讀經典可讓我們了解人類曾經面臨的重大的問題,但因為歷史的變遷,經典不可能一直充當“圣經”的角色。
C. 經典知識如何再生和重建,經典中哪些資源被重新發(fā)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今社會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的需要。
D. 對“舊經典”進行重新解釋和引申,是為了讓它在我們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揮作用,呈現(xiàn)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格。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6題。(14分)
雙城記
梁實秋
①我所謂的雙城是指我們的臺北與美國的西雅圖。對這兩個城市,我都有一點粗略的認識。我現(xiàn)在所要談的只是就兩個城市,憑個人耳目所及,一些淺顯的感受或觀察。“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如是而已。
②臺北地處亞熱帶,又是一個盆地,環(huán)市皆山。我從樓頭俯瞰,常見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氣蒸云夢澤”的氣勢。到了黃梅天,衣服被褥總是濕漉漉的。夏季午后常有陣雨,來得驟,去得急,雷電交掣之后,雨過天青。西市在美國西北隅海港內,其緯度相當于我國東北之哈爾濱與齊齊哈爾,賴有海洋暖流調劑,冬天雖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則早晚特涼,夜眠需擁重毯。也有連綿的霪雨,但晴時天朗氣清,長空萬里。
③我從臺北來,著夏季衣裳,西市機場內有暖氣,尚不覺有異,一出機場大門立刻覺得寒氣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我深吸一口大氣,沁入肺腑,有似冰心在玉壺。我回到臺北去,一出有冷氣的機場,薰風撲面,遍體生津,儼如落進一鑊熱粥糜。
④臺北之治安良好是舉世聞名的。我于三十幾年之中,只輪到一次獨行盜公然登堂入室,搶奪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鈔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時內落網,于十二日內伏誅。至于扒竊之徒,則何處無之?我于三十幾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來水筆,一次是在動物園看蛇吃雞,一次是在公共汽車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此外家里蒙賊光顧若干次。臺北民房窗上多裝鐵柵,其狀不雅,火警時難以逃生,久為中外人士所詬病。西市的屋窗皆不裝鐵欄,而且沒有圍墻,頂多設短欄柵防狗??墒俏以谖魇邢麻街?,數(shù)年內即有三次昏夜中承蒙嬉皮之類的青年以啤酒瓶砸爛玻璃窗,報警后,警車于數(shù)分鐘內到達,開一報案號碼由事主收執(zhí),此后也就沒有下文。衙門機關的大扇門窗照砸,私人家里的窗戶算得什么!銀行門口大型盆樹也有人夤夜搬走。不過說來這都是癬疥之疾。明火搶銀行才是大案子,西市也發(fā)生過幾起,報紙上輕描淡寫,大家也司空見慣,這是臺北所沒有的事。
⑤臺北市虎,目中無人,尤其是拚命三郎所騎的嘟嘟響冒青煙的機車,橫沖直撞,見縫就鉆,紅磚道上也常如虎出柙。有人說這里的交通秩序之亂甲于全球,我沒有周游過世界,不敢妄言。西市的情形則確是兩樣。時常行人過街,駕車的人停車向你點頭揮手,只是沒聽見他說“您請!您請!”可是誰也不能不承認,臺北的計程車滿街跑,呼之即來,方便之極。西市計程車少,所以清早要雇車到飛機場,需要前一晚就要洽約,而且車費也很高昂,不過不像我們桃園機場的車那樣的亂。
⑥吃在臺北,一說起來就會令許多老饕流涎三尺。大小餐館林立,各種口味都有,有人說中國的烹飪藝術只有在臺灣能保持于不墜。這個說起來話長。目前在臺北的廚師,各省籍的都有,點一個辣子雞、醋溜魚、紅燒鮑魚、回鍋肉……立刻就可以品出其中含有多 少家鄉(xiāng)風味。也許是限于調貨,手藝不便施展。例如烤鴨,就沒有一家能夠水準,因為根本沒有那種適宜于烤的鴨。大家思鄉(xiāng)嘴饞,依稀仿佛之中覺得聊勝于無而已。
⑦美國的食物,全國各地無大差異。常聽人譏評美國人文化淺,不會吃。美國人不善烹調,也是事實,不過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如肯下工夫于調和鼎鼐,恐亦未必遜于其他國家。
⑧西市的人喜歡戶外生活,我們臺北的人好象是偏愛室內的游戲。西市湖濱的游艇蟻聚,好多汽車頂上馱著機船滿街跑
到處有人清晨慢跑,風雨無阻。滑雪、爬山、露 營,青年人趨之若鶩。
⑨不知是誰造了“月亮外國的圓”這樣一句俏皮的反語。偏偏又有人喜歡搬出杜工部的一句詩“月是故鄉(xiāng)圓”,這就有點畫蛇添足了 。我所描寫的雙城,瑕瑜互見,也許揭了自己的瘡疤,長了他人的志氣,也許沒有違反見賢思齊聞過則喜的道理,惟讀者諒之。
(有刪改)
4.下列對散文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作者在第四段中說“臺北之治安良好是舉世聞名的”,用反語對臺北盜賊公然入室搶劫、扒竊之徒到處都是的社會治安狀況進行暗嘲,用語詼諧幽默而又辛辣犀利。
B.第六段作者寫臺北大小餐館林立,匯聚了中國各地的菜品,每當提及便令人垂涎,贊美了臺北飲食文化的博大寬廣,字里行間充滿了自豪感,也流露出淡淡的鄉(xiāng)愁。
C.文中古典詩文名句俯拾即是,既內容貼近,又形式多樣,不但利于文章的表情達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內涵,顯示了梁實秋作為學者型作家的深厚的文化底蘊。
D.本文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村氣息,精致典雅的書面語與淺近活潑的口語相輔相成,形成一種以雅為本、俗中透雅的藝術品格,同時不乏機智幽默,亦莊亦諧、妙趣橫生
5.本文語言精煉而意蘊豐富,耐人尋味,請結合具體語境分析最后一段劃橫線話的內在含意。(5分)
6.這篇文章充分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這一特色,請結合本文內容對此特色加以分析。(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本報評論(評論員鐘聲)】韓國企業(yè)樂天集團近日同意就“薩德”反導系統(tǒng)部署用地與韓國軍方簽署協(xié)議,意味看主動擠入東北亞戰(zhàn)略博弈的復雜局面。不少抗議部署 “薩德”反導系統(tǒng)的韓國民眾對此表示極大憤怒。但是,韓國一些媒體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國民意上,更沒有顧及本國及地區(qū)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測中國是否“封殺”樂天。他們心里裝著鬼,所以心很慌。其實他們很清楚,中國人民不可能對此無動于衷。
眾所周知,美韓推進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tǒng),嚴重破壞地區(qū)戰(zhàn)略平衡,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qū)有關國家的戰(zhàn)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wěn)定。安全利益關乎一國根本。韓方一方面破壞鄰國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還指望同鄰國正常做生意,這樣的如意算盤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個國際關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國歡迎外國企業(yè)來華投資興業(yè)、依法保障有關企業(yè)在華合法權益,這是一貫的政策立場。然而,外國企業(yè)在華經營成功與否,最終卻要由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消費者來決定。樂天集團主動選擇配合“薩德”部署,就是把韓國政府往損害鄰國戰(zhàn)略安全利益、惡化地區(qū)局勢的錯誤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為自己的錯誤討一顆苦果吃。相應而來的結果已經顯現(xiàn)出來,中國消費者自發(fā)地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樂天做出堅決回應,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顯然,樂天給“薩德”入韓鋪路的決定,是典型的誤國之舉。此舉不僅無助于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還制造了新的沖突點,令整個半島局勢進一步惡化。況且,綁上美國反導“戰(zhàn)車”的韓國,很多事情將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發(fā)激烈沖突,韓國不可能不受重創(chuàng)。
韓國媒體現(xiàn)在用“坐立不安”“戰(zhàn)戰(zhàn)兢兢”來形容樂天當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準了樂天在中國規(guī)模達8萬億韓元的各種項目和 業(yè)務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明白韓國的“苦日子”將隨之而來。去年7月美韓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以來,中韓合作的民意基礎明顯受到了損害,中韓不僅政治關系遇冷,而且經貿、人文等各領域交往也受到了影響。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韓國繼續(xù)執(zhí)意推進“薩德”部署,兩國間各領域合作勢將遭遇更大困難。
中國反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tǒng)的意志是堅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安全利益也不會有絲毫含糊。韓國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注定要為此承擔責任。
(選自《人民日報》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報記者 倪浩 魏輝】“中韓經貿關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在涉及國家重大利益問題上中國不會讓步。如果韓國繼續(xù)一意孤行,結果只能是作繭自縛。2016年韓國經濟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和國內動蕩雙重打擊,呈現(xiàn)嚴重低迷狀態(tài)。尋求與中國合作,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但“薩德”入韓,引發(fā)中韓關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韓雙邊留易額是1300億美元。如果韓國不改弦更張,中韓經貿關系肯定受損,甚至會出現(xiàn)“硬著陸”。也就是說,減少1000億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間回到10年前”。 (選自環(huán)球網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報訊】韓國民眾與民間組織分別在韓國國會以及樂天百貨商場門前舉行示威,抗議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tǒng),要求樂天集團拒絕提供部署“薩德”用地。
參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對策委員會共同委員長劉先喆說,“薩德”系統(tǒng)不能保護韓國安全,部署“薩德”只會使韓國成為半島“火藥桶”和沖突“前沿”?!斑@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應該是通過六方會談要求朝鮮棄核?!?/p>
劉先喆認為,樂天集團這次是否提供“薩德”用地,將成為判斷其是否真正屬于國民企業(yè)的標準?!叭绻麡诽烨陧n國國防部的壓力,將犯下賣國罪行,樂天應該做出明智的決定。”
(選自《湖北日報》2017年02月23日)
7.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三者關注的都是當下“薩德入韓”的問題,都對其持反對的態(tài)度,而且都認為此次“薩德入韓”將會對韓國經濟造成很大的沖擊。
B.材料一認為此次“薩德入韓”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韓國的一些媒體妄意揣測中國會不會封殺“樂天”,從而沒有注意本國民意。
C.相比于材料二與材料三的消息報道,材料一雖然屬于新聞評論,但是對“薩德入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同樣具有新聞價值。
D.三者都對“薩德入韓”問題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報道,并且均暗示讀者,對該事件的妥善解決要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8.下列對上述材料的分析,較為合理的兩項是( )( )(4分)
A.三段材料來源不一,有黨報,有網媒,但都選擇了在“薩德入韓”這一時期發(fā)布相關新聞,說明三者都注重新聞的時效性。
B.相對而言,《人民日報》的觀點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僅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因此它們違背了新聞客觀性的原則
C.對于“薩德入韓”一事,材料三選擇的采訪對象是韓國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兩則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傾向與政治立場。
D.三家媒體發(fā)布關于“薩德入韓”的新聞的背后,是國家對于“薩德入韓”問題的看法。可見,三者部是國家的喉舌,服務于民。
E.為了適應不同的讀者需求,三家媒體在用詞和修飾風格上有各自的考慮,相比之下,《人民日報》的風格義正辭嚴,更為恰當
9.根據(jù)上述材料,請從不同的角度談談此次“薩德入韓”對韓國有哪些影響。(5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曾幾,字吉甫,其先贛州人,徒河南府。幼有識度事親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學有聲試吏部考官異其文置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擢國子正兼欽慈皇后宅教授。遷辟雍博士,除板書郎。
高宗即位,改提舉湖北,又改浙西。會兄開為禮部侍郎,與秦檜力爭和議,檜怒,開去,幾亦罷。逾月,除廣西轉運副使,徒荊南路。
檜死,起為浙西提刑、知臺州,治尚清凈,民安之。黃巖令受賄為兩吏所持,令械吏置獄,一夕皆死,幾詰其罪?;蛟唬骸傲睿┫嗌蛟摽鸵?。”治之益急。
幾承平已為館職,去三十八年而復至,須鬢皓白,衣冠偉然。每會同舍,多談前輩言行、臺閣典章,薦紳推重焉。詔修《神宗寶訓》,書成,奏薦,帝稱善。權禮部侍郎。兄楙、開皆嘗貳春官,幾復為之,人以為榮。
吳、越大水、地震,幾舉唐貞元故事反覆論奏,帝韙其言。他日謂幾曰:“前所進陸贄事甚切,已遣漕臣振濟矣?!鄙祥h勞以事, 提舉玉隆觀,紹興二十七年也。
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楊存中偕宰執(zhí)對便殿,諭以將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陳康伯持不可。存中言:“敵空國遠來,已闖淮甸,此正賢智馳騖不足之時。臣愿率先將士,北首死敵?!钡巯玻於ㄗh親征,下詔進討。有欲遣使詣敵求緩師者,幾疏言:“增幣請和,無小益,有大害,為朝廷計,正當嘗膽枕戈,專務節(jié)儉,經武外一切置之。且前日詔諸將傳檄數(shù)金君臣,如叱奴隸,何辭可與之和耶?”帝壯之。
孝宗受禪,幾又上疏數(shù)千言。將召,屢請老,乃遷通奉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
(選自《宋史?列傳第百四十一》,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 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幼有識度/事親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學有聲/試吏部考官/異其文/置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
B.幼有識度/事親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學有聲/試吏部/考官異其文/置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
C.幼有識度/事親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學有聲/試吏部考官/異其文/置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
D.幼有識度/事親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學有聲/試吏部/考官異其文/置優(yōu)等/賜上舍出身/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博士指古代學官名,始于戰(zhàn)國時期,秦漢相承。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B.漕指通過水道運 糧,又可指水運他物。水路不通之處輔以陸運,多用車載,故又合稱“轉漕”或“漕輦”。
C.仆射指官職名。秦始設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稱仆射。漢獻帝設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為宰相之職。
D.檄指檄文,是中國古代官方文書的一種形式,常用于書寫比較重要的內容,文中指以檄文安撫、曉諭對方。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曾幾治政有道,執(zhí)法不畏權貴。他擔任地方官時,奉行清凈之道,人民安心;黃巖令犯法,曾幾得知他是丞相的門客后,仍然嚴懲了他。
B.曾幾言談得體,為人備受推重。每次和同僚聚會,曾幾常常談論前輩的言行舉止和臺閣典章制度,因此士大夫們非常推崇尊重他的為人。
C.曾幾專注政事,為國屢次進言。吳、越之地發(fā)生重大水滅、地震,曾幾列舉唐朝貞元年間的舊事,并反復論述上奏,皇帝肯定他的說法。
D.曾幾力主抗金,堅決反對議和。金人侵犯邊塞,有人主張請求金人延緩出兵,曾幾認為,增加歲幣請求講和之事無利有害,并決意反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黃巖令受賄為兩吏所持,令械吏置獄,一夕皆死,幾詰其罪。(5分)
(2)為朝廷計,正當嘗膽枕戈,專務節(jié)儉,經武外一切置之。(5分)
(二)古代詩歌鑒賞(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
辛棄疾
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來惟有酒偏香。自從來住云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處避重陽?要知爛熳開時節(jié),直待西風一夜霜。
【注】此人渴望能夠收復中原,展露才干,卻遭奸臣讒害,被貶如今的江西上饒鉛山云煙畔。
14. 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 )( )(6分)
A. “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來惟有酒偏香”兩句,詞人把官場比作“臭腐場”,拿“酒偏香”與之對比,表達了對腐敗官場的厭惡之情。
B. “掩鼻”就是捂住鼻子,一個“掩”字充分地展示了詞人自己品格的高潔和對丑惡的厭惡;酒之所以“偏香”,是因為酒能解憂。
C. “自從來住云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是說自己隱退田園后,不再過問世事,以歌舞自娛,寄寓了詞人對現(xiàn)實失望后的解脫心情。
D. “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處避重陽?”寫詞人與朋友共賞秋色,菊花卻未開放,詞人借此暗喻人間已很難遇見品如菊花的君子。
E. 詞題是“尋菊花”,卻沒有寫“尋”,上闋寫人間臭腐,下闋寫菊點到而已,寫法不合常規(guī),在于詞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題發(fā)揮。
15. “要知爛熳開時節(jié),直待西風一夜霜”是如何抒發(fā)感情的?有什么效果?請簡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說明朋友間的真情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 , ”兩句看似警誡后人,實則是委婉提醒當朝統(tǒng)治者應以史為鑒,莫重蹈覆轍。
(3)《論語》中講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才能考驗一個人堅強不屈的品質的句子是: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