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唱歌風格的運用技巧
唱歌得有自己的風格,最忌諱的就是模仿原唱的唱法,打個比方:自己的聲音是小提琴,怎么能讓它變成鋼琴的聲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幾種唱歌風格的運用技巧,歡迎借鑒參考。
(1)通常型風格
此演唱風格指既沒有鮮明的戲劇曲藝風格,也沒有借鑒民歌、美聲唱法這一類歌曲,它的旋律優(yōu)美,聲音質樸,韻味濃郁,情感豐實,同時,它的涵蓋面極廣,很多通俗歌曲的演唱風格都屬此類。
要唱好這一類的歌曲,首先要深刻理解歌曲的深刻涵意,反復的揣摩歌詞,進行朗讀練習,把握歌曲的整體情感基調,對語氣、語調、停頓都要作相應的處理,把握歌曲的高潮,并選擇用什么樣的音色來演唱,對個別較特別的詞和語言要作特別的處理并唱出它的韻味,作到聲情并茂。聲音造型多用氣聲、齒音 、顫揉音和假聲。
(2)搖滾型風格
此演唱方法強調一種情感和音樂的氛圍,用夸張的形體動作以及強烈的刺激性、動感來表現(xiàn)音樂;在音色的運用上追求蒼勁,粗獷豪放,同時運用大面積的形體動作及其強烈的電聲伴奏來突出其特色。
要唱好這一類的歌曲,首先要對歌曲的節(jié)奏、音準、搖滾型歌曲的配器等進行了解,充分利用搖滾型的風格來渲染音樂。搖滾型的歌曲節(jié)奏比較強烈,演唱者在演唱時要表現(xiàn)出它的煽動性和震撼力,多用吶喊語氣,在演唱的同時,演唱者為了同樂隊伴奏取得平衡,在音色上、用嗓上需要加大氣息的支撐感,多用氣息(腹部的支撐)來進行演唱,減少咽喉的負擔,從而與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形式相吻合。聲音造型多用“震喉音”和“磨擦音”。
(3)民歌型風格
民歌型的演唱風格是通俗唱法的吸取了傳統(tǒng)民歌及唱法的某些特點,但又和傳統(tǒng)民歌的演唱風格有較大區(qū)別,從而形成的一種既借鑒民族音樂的特點又滲透了通俗音樂風格的唱法。這種唱法可分為三種類型:傳統(tǒng)民歌型;創(chuàng)作民歌型;現(xiàn)代民謠型 (包括校園民謠、城市民謠)。
要唱好這一類的歌曲,首先要把握好民族音樂的韻味,對我國的民族音樂要有較好的領悟,抓住民族音樂的神韻之外又結合現(xiàn)代音樂的輕松活潑生活化的特點進行演唱,既能表現(xiàn)傳統(tǒng)又能反映時代的要求。另外,在語言上也要能體現(xiàn)民族音樂的吐字、發(fā)聲的特點,做到既不失原汁原味又符合現(xiàn)代大眾的審美觀點。聲音造型多采用“鼻音”和“咽音”以及民歌演唱的潤腔技法。
(4) 美聲風格型
此唱法的特點是借鑒了美聲的發(fā)聲科學性,如連貫、圓潤、高位置的運用,聲音雖然不像美聲唱法那么嚴謹,但由于強調了咬字與聲音的純真,從而更增添了歌曲演唱的親切感和感染力,這一類的歌曲有兩大類:本身是美聲歌曲,唱法和演唱上揉迸了通俗唱法的特點 ;本身是通俗歌曲,而借鑒了美聲唱法發(fā)聲的科學性進行演唱,二者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如《回家》、《彎彎的月亮》等 。聲音造型基本是在美聲的發(fā)聲狀態(tài)下揉入氣聲、喉音、鼻音、假聲等通俗歌曲演唱中常用的聲音造型。
相關文章:
2.唱歌的技巧與訣竅
3.唱歌分幾種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