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視野下的中國近現(xiàn)代民族主義思潮的特征(3)
第三,嚴復反對一切非理性的、盲目的排外行為,即使這些行為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他直截了當?shù)刂赋觯?ldquo;彼徒執(zhí)民族主義,而昌言排外者,斷斷乎不足以救亡也。” (45)因為嚴復始終認為“若由今之道,毋變今之俗,再數(shù)百年,謂為種滅,雖未必然,而渙散淪胥,殆必不免,與歐人何涉哉!” (46)即中國的生存危機根本上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衰落引起的,西方列強的侵入只不過將這種危機現(xiàn)實地展現(xiàn)出來而已。并且,嚴復還認為,中國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系取決中國文明的發(fā)展程度,為此,他特地翻譯了《伊索寓言》中的《鴉乘羊者》,在譯文中,鴉說:“所遇者雄,則吾為雌;所遇者雌,則吾為雄。雌雄何常,視所與接者而已矣。” (47)嚴復感嘆:“不自強者無朋,以所遭皆仇讎也。” (48)西方列強就是“鴉”。中國和西方列強的關系取決于中國人是否自強:如果中國強大了,中國和西方列強之間就是朋友,生存危機自然也就解除了;反之,中國和西方列強之間就是“仇讎”,中國不管怎樣排外,亡國滅種的危險始終存在。而中國的富強或中國文明的發(fā)展,正如上文所說,必須通過向西方學習,并與西方國家相互競爭的過程中才能實現(xiàn)。因此,嚴復說:“期與文明可,期于排外不可。期于文明,則不排外而自排;期于排外,將外不可排,而反自塞文明之路。” (49)這就是嚴復“文明排外”的主張,即形式上不排外,而是通過發(fā)展文明實現(xiàn)國家的自治獨立,達到一種實質(zhì)上排外效果。應該說,嚴復所理解的民族主義并不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者的主流,他所理解的排外也不是孫中山等民族主義所說的排外,他的“文明排外”主張更多的是針對傳統(tǒng)的士代夫、義和團等試圖中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張而言的。但是,對于一個強調(diào)生存競爭和西方列強威脅的進化論者來說,“文明排外”的主張確實是相當溫和的。
綜上所述,以早期嚴復為代表的這一派民族主義者,以進化論為理論框架,以一種現(xiàn)代性的眼光思考中國民族主義發(fā)展中的基本問題,賦予了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潮一種進化論的、現(xiàn)代化的、文化主義的、自由主義的、和平主義的和溫和改良主義的綜合特征,豐富了中國的中國近現(xiàn)代民族主義思潮的內(nèi)容,并為其后來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資源。
注釋
?、亳T 契.中國近代哲學的革命進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
?、趪?復.論世變之亟[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
③嚴 復.原強[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1-12.
④嚴 復.救亡決論[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40.
?、輫?復.譯〈社會通詮〉自序[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35.
?、迖?復.〈社會通詮〉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23.
?、邍?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84.
?、鄧?復.論世變之亟[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3.
?、釃?復.擬上皇帝書[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65-64.
?、鈬?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65.
(11)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7.
(12)嚴 復.政治講義》第三會,《嚴復集》第五冊,中華書局,1986:1265.
(13)嚴 復.主客平議[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19.
(14)嚴 復.主客平議[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20.
(15)嚴 復.保種余義[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86.
(16)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1.
(17)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2.
(18)嚴 復.政治講義》第一會,《嚴復集》第五冊,中華書局,1986:1245-1246.
(19)嚴 復.政治講義》第三會,《嚴復集》第五冊,中華書局,1986:1260.
(20)嚴 復.與張元濟書》第十九,《嚴復集》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556.
(21)嚴 復.〈社會通詮〉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26.
(22)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31.
(23)嚴 復.辟韓[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36.
(24)嚴 復.論世變之亟[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3.
(25)嚴 復.主客平議[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18.
(26)嚴 復.〈社會通詮〉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30
(27)嚴 復.政治講義[M].《嚴復集》第五冊,中華書局,1986:1284.
(28)嚴 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50.
(29)嚴 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40.
(30)嚴 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81.
(31)嚴 復.遺囑[M].《嚴復集》第二冊,中華書局,1986:360.
(32)嚴 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1022-1023.
(33)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5.
(34)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8.
(35)嚴 復.原強[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4.
(36)嚴 復.原強修訂稿[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29.
(37)嚴 復.論今日教育應以物理科學為當務之急[M].《嚴復集》第二冊,中華書局,1986:282-283.
(38)嚴 復.與張元濟書》第九,《嚴復集》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539.
(39)嚴 復.與熊純?nèi)鐣返谖迨?,《嚴復集》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674.
(40)嚴 復.擬上皇帝書[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66.
(41)嚴 復.原強續(xù)篇[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38.
(42)嚴 復.〈法意〉按語[M].《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982.
(43)嚴 復.原強[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9.
(44)嚴 復.原強續(xù)篇[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39.
(45)嚴 復.讀新譯甄克思〈社會通詮〉[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151.
(46)嚴 復.道學外傳[M].《嚴復集》第二冊,中華書局,1986:483.
(47)嚴 復.鴉乘羊者[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78.
(48)嚴 復.鴉乘羊者[M].《嚴復集》第一冊,中華書局,1986:78.
(49)嚴 復.與〈外交報〉主人書[M].《嚴復集》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