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淺談論文(2)
高中生心理健康淺談論文篇二
《高中教育心理措施探討》
【摘 要】 高中是學生階段最為關鍵的時刻,此時學生的心理發(fā)育以及心理健康是影響整個學習成績的一個主要因素。一切皆有心生,心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成績,為此,做好高中階段學生心理學的教育工作成為當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指標。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學》一書,使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此,教育心理學的概念在人們心中深化并在具體的實踐被反復提出。教育心理學是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測試后的結果而系統(tǒng)形成的理論。它可以分為教育和心理兩個方面,是二者的有效融合,它主要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科。
【關鍵詞】 心理狀態(tài);教育實踐;興趣;個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G6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33-0-01
伴隨著現(xiàn)代機器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大生產,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相應加快。由此而帶來,不少心理問題相應而生。社會上每年心理問題都在呈上升趨勢,由此看來,心理問題正在成為困擾人們生活的一個的重要因素。
1.高中學生心理現(xiàn)狀
考場如戰(zhàn)場,提倡減輕學生負擔等話語成為對高中學生的真實寫照。壓力過大將高中生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的身心都在經受著非同尋常的考驗。甚至有甚者,選擇了休學等方式來暫時緩解壓力。
2.高中學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如何健康,順利地使高中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度過這段艱辛的歲月成為教育中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高中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其發(fā)揮水平?,F(xiàn)實的教育狀況是,大多數(shù)教育者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灌輸?shù)挠残越逃?,而很少關注學生的內心教育。更有甚者,僅僅將所謂的關鍵要點匆匆灌輸給受教育者,而無視而后學生的反應。
解決問題要解決主要矛盾中的主要問題,高中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理想和下滑,探究其根本原因,是多種因素的融合。但是心理因素不可否認地可以占到最主要的地位。所以,教育心理學成為教育實踐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對高中學生高壓力,高劑量的腦力付出,在知識授予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其內心的變化規(guī)律并給予相應的心理學教育。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個性習慣而形成的個體差異應該定期對高中的戰(zhàn)士開展不同層次的開導和鼓勵,以達到對挫敗和勞累身心進行撫慰。
成績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一張晴雨表,也許它不能百分之百地反映出學生心理的真實狀況,但至少它可以表明心態(tài)的好壞是成績好壞的因素之一。當然,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等細節(jié)性的東西,以及老師的教育方法對個性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效果,都可以成為影響學習成績的要素。但是,境由心生的道理是不可忽視的。心緒的波動最終的解鈴者是當事人本身,同時外界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視的。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將受教育者心理教育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去做。
3.心理健康措施
那么如何做好高中學生的心理疏導,幫他們減輕心理壓力,更好地面對繁重的課業(yè)呢?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3.1興趣教學
從高中學生的興趣上來引導,這就要求授教者要靈活地調用各種方式來傳授知識,或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穿插一些活潑活躍學生身心的要素。最忌諱的是死巴巴的照本宣科的純講述型的宣講式的教學方式。如此的教學課堂,最可能的后果是,課堂上趴倒一片,課堂的主角只是傳授者一人;另外,這種只注重傳授的教育方式也將課堂的主角置之度外,更不用說受教育者的心理教育了,這是在現(xiàn)代教育中最為失敗的教育范例。而最為高效的教育方式莫過于將所授內容很好地與學生們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在學生們厭倦的知識中嘗到樂趣。如此,方能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學生們的求知動機。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動機起源于需要。從他的觀點來看,學生的學習動機屬于成長需要中的求知需求,而求知欲又取決于其他基本需求的滿足。為此,在要想促使學生的求知欲高漲就必須在不同程度上來滿足或刺激其基本需求的滿足。所以,在傳授枯燥的知識時滿足學生的基本娛樂欲望也是其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
3.2心理課程開設
開設教育心理課程,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不同學生做不同程度的心理指導,幫他們打破心理障礙。當下的心理醫(yī)生成為一門熱門行業(yè),探究其根由,可以看出心理開導的重要性。心緒的燥悶,壓力的巨大,是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若要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一個適當?shù)姆绞饺グl(fā)泄。對于發(fā)泄,國外就不少供人們發(fā)泄的場所,比如可以供發(fā)泄者摔打東西等。當然了,高中學生的發(fā)泄絕不能以撕書為代價,而要考慮后果地適當?shù)剡x擇發(fā)泄方式。比如,可以找個僻靜的地方大哭一場,大喊出怨憤,或者對家人同學以及師長傾訴內心的煩躁。凡事都不要苦苦地憋悶在心里,把牢騷拿出來曬一曬,心情才不會缺鈣。
3.3針對性鼓勵措施
要針對學生個體差異,性格差異做不同程度的鼓勵措施,讓他們感到被獎勵的優(yōu)越感。鼓勵,對于一個人來說,尤其對于一個頻繁顛簸于失敗與勞累的路途中的人來說意義非凡。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是對鼓勵激勵人的一段經典總結。美國某個州的州長,小的時候是個調皮搗蛋的壞學生,這樣的學生在任何人看來,長大以后都是沒出息的,不僅沒出息還有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墒牵聦嵅⒎侨绱?,而是在其老師的堅定的鼓勵下發(fā)生三百六十度的轉變。他不僅沒有危害社會而是造福了社會。其實,當時他的老師只是簡單地對他說了句,他是當州長的命。僅僅簡單的鼓勵卻可以轉變一個人的命運,那么,鼓勵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中學生來說就義不容辭地重要至極了。
4.家長因素
高中的教育心理學不僅是要搞好學生的心理,兼帶著家長的心理。學生和家長都是成績的抖動因素,當然兩個因素分量不同。但是就高中這個關鍵之關鍵的時刻,對于學生和家長的心理教育是促使高考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步驟。
5.小結
學生個體也要了解一點有關心理的小知識,以幫自己更好地度過這段危險期。教育心理學應對的是教學雙方,僅僅一方努力是不夠的,它需要雙方完美地結合起來。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是把學習成績搞上去,這都沒錯。但是,僅僅存有目的性的盲目付出而不摻雜任何潤滑劑,那么整個過程都將是苦悶至極的。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停下來補充能量不是耽誤了進度,而是為努力向前加了油。所以,把教育心理學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必定是對提高學習成績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盧家楣《學習心理與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高中生心理健康淺談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生心理健康淺談論文(2)





上一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論文
下一篇: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