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4《時代精神的精華》教案(2)
【例6】現實的發(fā)展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問題,所以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應當是( A )
?、僮杂X地把思想認識從教條主義的觀念中解放出來?、趫猿竹R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不動搖?、鄹鶕嵺`的發(fā)展,在堅持中發(fā)展 ④一切行為和認識都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論述為標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例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使哲學獲得了真正科學的性質,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是( B )
?、倬哂行味蠈W性?、诓怀姓J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鄄怀姓J存在決定思維 ④對社會歷史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8】恩格斯指出:“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引文表明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是 ( A )
A、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 B、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
C、客觀性與能動性的統(tǒng)一 D、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
【例9】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相對比,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這是由于 ( C )
?、倨浯_立了科學世界觀,克服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谄渫耆珤仐壛斯糯鷺闼匚ㄎ镏髁x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思想 ③其唯物主義思想中蘊涵著辯證法思想?、芷滢q證法思想中蘊涵著唯物主義觀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①
六、填空鞏固
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是社會變革的 。哲學批判舊思想和舊制度,解放人的思想與觀念。還可以預見未來,指明方向,動員和掌握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絕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厚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它產生的階級基礎是 ,自然科學基礎主要有 ,它的理論來源是 ,其中主要是 和 。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 與 的有機統(tǒng)一, 和 有機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 基礎上的 和 統(tǒng)一。其科學性在于它堅持了 ,其革命性在于它是 ,是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是 、 和 。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 。
七、課后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真正的哲學之所以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是因為( C )
?、偎且欢〞r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谒_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鬯卫蔚匕盐樟藭r代的脈搏?、芩_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哲學作為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在( A )
A、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B、反映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反封建神權
C、為無產階級代表的勞動群眾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武器
D、反作用于一定形態(tài)的經濟和政治
3、《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指出,哲學社會科學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和自然科學一樣重要,全社會都要來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fā)展。由此可見( B )
?、僬軐W社會科學都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谡軐W與具體科學對社會發(fā)展都有重大影響③既要重視自然科學,又要重視哲學和社會科學 ④一切哲學都是科學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對“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認識不正確的是( C )
A、哲學具有時代性 B、哲學都是自己時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學都是精神上的精華 D、哲學屬于精神的范疇
每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脈搏的一次跳動,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的一段最強的音符。據此完成5-6題。
5、哲學作為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觀念形態(tài)的重要內容( B )
A、源于哲學家的主觀想象
B、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對客觀現實的真實反映
D、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6、上述觀點( C )
?、偈俏ㄎ镏髁x觀點?、谑俏ㄐ闹髁x觀點 ③正確說明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茴嵉沽怂季S和存在的關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戰(zhàn)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復雜,不同階級和階層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形成了儒、墨、道、法諸家,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局面。據此完成7-8題。
7、上述材料充分說明( A )
?、僬嬲恼軐W都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谡軐W的內容是客觀的?、壅軐W的內容雖是虛幻的東西,但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苷軐W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這是因為它( D )
?、僬_反映了時代的任務要求?、谡_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律動 ③正確總結了時代的實踐經驗?、苷_概括了時代的認識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隨著自然科學領域每一個劃時代的發(fā)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這句話告訴我們 ( C )
A、具體科學對哲學發(fā)展具有指導作用
B、具體科學揭示的是具體領域的規(guī)律,哲學揭示的是普遍的規(guī)律
C、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fā)展
D、哲學產生于自然科學
德國古典哲學主要用辯證法啟迪人們的心靈,解放人們的思想,從而成為變革德國封建社會的先導。據此完成10-11題。
10、上述材料上說明( B )
A、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B、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C、哲學是具體知識的總結 D、哲學是歷史發(fā)展的碩果
11、下列關于哲學對社會變革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兕A見和指明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谥苯幼饔糜谏鐣贫?,引起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 ③動員和掌握廣大人民群眾,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④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提供社會變革的政治保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恩格斯指出:“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是符合個人的利益和愿望。”據此完成12-13題
12、引文側重強調( A )
A、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 B、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
C、客觀性與能動性的統(tǒng)一 D、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
13、上述統(tǒng)一的基礎是( B )
A、認識 B、實踐 C、理想 D、現實
14、我們之所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因為( D )
A、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B、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而皆準,能解決一切問題
C、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們可以不犯錯誤
D、它對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辯證,因而是科學的
15、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yōu)秀遺產,特別是在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起來的,它的不斷創(chuàng)新也是在廣泛吸收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基礎上實現的。上述事實說明( B )
A、各門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基礎
B、具體科學的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豐富和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C、具體科學隨著哲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D、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二)辨析題
16、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此是“科學之科學”。
答: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此是“科學之科學”。
(1)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tǒng)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tǒng)一。它是人類認識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的哲學相比,它科學地規(guī)定了哲學的研究對象,正確地解決了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關系,強調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以哲學為指導。因此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錯誤的。
(三)探究題
17、材料一 戰(zhàn)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復雜,有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有沒落奴隸主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的矛盾,有新興地主和農民的矛盾,也有新興地主階級中不同階層和集團之間的矛盾。由于經濟地位、政治態(tài)度不同,不同階級和階層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對待各國的變法和改革等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思想流派,出現了百家爭鳴、群星璀璨的思想繁榮局面。
材料二 18世紀的法國為世界所矚目,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爆發(fā)了一場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出現了一大批為世人所景仰的啟蒙大師。他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正是這場偉大的啟蒙運動,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材料三 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
──恩格斯
請用哲學與社會變革的關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答:(1)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我國的戰(zhàn)國時期與18世紀的法國分別出現了百家爭鳴與啟蒙運動,這種現象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是時代社會變革在哲學思想上的反映。
(2)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還體現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法國和德國的哲學思想,動員和發(fā)動了群眾,打擊了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對社會變革起了先導作用。
高二政治必修4《時代精神的精華》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政治必修4《時代精神的精華》教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