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會考資料
歷史的學習,需要我們記憶許多知識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歷史會考資料,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高中歷史會考資料: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識”,而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已有的美德。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文藝復興開始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學藝術領域表現出來。文藝復興“文學三杰”:薄伽丘,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但丁,長詩《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
德意志的馬丁·路德發(fā)表“九十五條論綱”,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就可以得救;②每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影響: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法國:(領袖)伏爾泰——君主立憲、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 盧梭——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峰,之后,又傳播到其他國家。
德意志: 康德——強調人的重要性、主權在民,自由平等是天賦人權、人要自律。 啟蒙思想的進步意義:①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②法國爆發(fā)了大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高中歷史會考資料: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四大發(fā)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fā)展,使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指南針促成了新航路的開辟,迎來了地理大發(fā)現的時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春秋時期,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奠定了基礎,被后世奉為儒家經典。 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創(chuàng)作出“楚辭”體,又稱“騷體”。他的代表作《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 漢代流行的文學體裁,稱為“賦”。西漢的司馬相如是當時著名的辭賦家,代表作有《子虛賦》和《上林賦》;東漢的張衡代表作《二京賦》,是漢賦中的佳作。 唐朝的詩歌發(fā)展進入黃金時期。初唐詩人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名句,陳子昂寫出了《登幽州臺歌》等優(yōu)秀作品。
盛唐高適、岑參的邊塞詩,洋溢著豪邁悲壯的氣概;孟浩然、王維的山水詩,富于詩情畫意。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被后人稱為“詩仙”,代表作有《早發(fā)白帝城》等;另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后人稱為“詩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別”等。中唐的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諷喻詩。 詞是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著名的詞作家有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等。“多情自古傷離別”出自柳永的《雨霖鈴》,“花自飄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之手。蘇軾是豪放派的開創(chuàng)者,辛棄疾的作品表達了恢復中原的雄心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到元代,散曲的創(chuàng)作進入繁榮階段,因而與元雜劇一起,合稱為元曲。以關漢卿、馬致遠等人的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
中國的小說興起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的短篇小說稱為傳奇;宋代說話藝術盛行,編出了許多話本,供說書人做底本;明清時期,小說進入蓬勃發(fā)展階段,在眾多的作品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四部(四大名著)長篇小說最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也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漢字:源于圖畫,至商代形成完整體系。演變脈絡: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
中國的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魏晉以前是自發(fā)階段,魏晉時期開始進入自覺階段。 楷書具有實用價值,名家群起。其中,魏晉的楷書具有定鼎之功,鐘繇、王羲之貢獻最大。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也各具特點。 草書具有審美價值,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唐朝的張旭、懷素等,都是草書大家。 行書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雅俗共賞。王羲之創(chuàng)作的《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唐朝顏真卿,北宋蘇軾,元朝趙孟 ,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書,也備受世人喜愛。 到了元代,元雜劇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成熟階段。 清朝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道光年間,又有湖北漢劇藝人進京,參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逐步形成了一個新劇種——京劇。同治、光緒年間,涌現出“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
高中歷史會考資料: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fā)展歷程
經典力學的建立:
奠基:17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fā)現自由落體定律,開創(chuàng)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經典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建立: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fā)表了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書中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為基礎和以數學為表達形式(實驗和數學為該體系的兩大特點)的牛頓力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 相對論: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者統稱為相對論。相對論的提出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論,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量子論: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愛因斯坦則進一步推動了量子論的發(fā)展。 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方式。
進化論: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出版,標志著生物進化論誕生。他認為,一切生物都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fā)展過程,生物界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就是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學說。 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人瓦特對蒸汽機作了進一步改進,促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fā)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這一時期的發(fā)明有電燈、電話、電車、電影和電視。
1946年,美國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出于“冷戰(zhàn)”的需要,加緊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促進了互聯網的產生。20世紀90年代以后,它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全球信息網(WWW 萬維網)。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人類進入到“信息時代”。
高中歷史會考資料: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編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維新派代表: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共同主張:維新變法,君主立憲??涤袨榻柚泴W的外衣,否定君主專制統治,宣傳維新變法。其代表作有《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他的思想被稱作是“思想界之一大颶風”“火山大噴發(fā)”。梁啟超發(fā)表《變法通議》,宣傳變法圖存的思想;嚴復嚴厲批判了君權論。
維新變法作用:①是一次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②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更是一次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改革運動。 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陳獨秀、蔡元培、胡適、魯迅、李大釗
新文化運動標志: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發(fā)表《敬告青年》一文。 新文化運動口號:民主和科學。 新文化運動性質: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的舊文化。 新文化運動內容:①提倡民主,反對專制;②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⑤十月革命后,先進的知識分子,宣傳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進入新時期。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①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③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新文化運動局限性: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片面性。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①李大釗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②1919
高中歷史會考資料





上一篇: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
下一篇:高考歷史選擇題的答題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