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復習提綱(2)
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復習提綱
5、(理解)質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理解)質膜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質膜的結構模型——流動鑲嵌模型
(1)質膜的化學成分: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還有少量的多糖。
(2)質膜的結構
脂雙層:磷脂分子的透性:頭部親水,尾部親脂疏水。
兩層磷脂分子構成質膜中的一層單位膜。
質膜中磷脂分子頭部朝外 ,與水環(huán)境接觸,尾部朝內,形成一個親脂的小環(huán)境 。
多糖:與蛋白質或磷脂結合成細胞外被
(3)質膜中各種成分的功能
脂雙層:使許多分子和離子不能隨意出入細胞。
膜蛋白的作用: a.控制某些分子、離子的出入;
b.生物催化劑;
c.細胞標志物。
6、(了解)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和生理作用
成分:纖維素和果膠。
作用:支持和保護
7、(理解)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討論
紅墨水測定種子發(fā)芽率,判斷種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8、(了解)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質體、液泡和中心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1)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
的DNA、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生命活動供能
(2)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3)內質網:單層膜折疊體,是有機物的合成“車間”, 增大膜面積;蛋白質的運輸通道;初加工蛋白質。
(4)核糖體:無膜的結構,橢球形粒狀小體,將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蛋白質的“裝配機器”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5) 高爾基體:單膜囊狀結構,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蛋白質的加工和轉運);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合成肽鏈) (加工成蛋白質) (進一步加工)(囊泡與細胞膜融 合,蛋白質釋放)【注意:此過程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植物中與有絲分裂中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6)中心體:無膜結構,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構成,存在于動物和低等植物中,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7)液泡:單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貯藏(營養(yǎng)、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tài),調節(jié)滲透吸水。
9、(了解)細胞溶膠的功能
定義:細胞質中除細胞器以外的液體部分
功能:1.細胞溶膠中有多種酶,是多種代謝活動的場所。
2.為新陳代謝提供所需的物質和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成分:水、無機離子、脂類、糖類、氨基酸、核苷酸等,還有很多種酶。
10、(理解)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A細胞核的功能: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性狀的控制中心。
B、細胞核的形態(tài)結構:
?、偃旧w: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诤四ぃ弘p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③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芎丝祝簩崿F(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質和RNA通過的地方
11、(理解)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點
高等植物特有的細胞器:葉綠體、液泡
動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細胞器:中心體
動植物細胞中共有的細胞器:核糖體、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核糖體
12、(理解)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點
高中生物復習提綱(二)
第三章細胞的代謝
1、(了解)生物體內或細胞中發(fā)生的各種能量形式的相互轉變
化學能:活細胞中的各種分子,由于其中原子的排列而具有勢能。是細胞內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能量的轉化:即不被消滅,也不被創(chuàng)造,相互轉變,細胞有序狀態(tài)的維持要消耗能量。
2、(了解)細胞內的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
3、(了解)ATP的化學組成、特點和分子簡式
元素組成:ATP 由C 、H、O、N、P五種元素組成
結構特點:ATP中文名稱叫三磷酸腺苷,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線斷裂 作用: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但在細胞內的轉化速度很快。
ATP和ADP相互轉化的過程和意義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 酶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釋放30.54KJ能量)
方程從左到右時能量代表釋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動。
方程從右到左時能量代表轉移的能量,動物中為呼吸作用轉移的能量。植物中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注:在ATP 和 ADP轉化過程中物質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
意義:能量通過ATP分子在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之間循環(huán)流通,ATP是細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貨”
4、(了解)滲透作用
定義:水分子通過膜的擴散
方向:低濃度→高濃度
條件: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兩邊存在濃度差
5、(理解)紅細胞吸水與失水的原因
細胞外濃度大于紅細胞內濃度(0.9%NaCl)時紅細胞失水,細胞皺縮
細胞外濃度小于紅細胞內濃度(0.9%NaCl)時紅細胞吸水,細胞漲破
細胞外濃度等于紅細胞內濃度(0.9%NaCl)時紅細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細胞外形不變
6、(理解)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的原因
質壁分離內因:原生質層伸縮程度比細胞壁要大
質壁分離外因: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質壁分離
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
質壁分離的條件:活細胞、有壁、大液泡、濃度差
7、(理解)滲透、被動轉運、主動轉運
8、(了解)細胞的“胞吞”、“胞吐”的過程
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有的物質被一部分質膜包起來,這部分質膜于整個質膜脫離,裹著該物質運動到細胞的內側或外側。運送到細胞內側的,成為胞吞;運送到細胞外側的,稱為胞吐。
9、(理解)“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討論
實驗原理(理解):成熟的植物細胞有一大液泡。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液泡逐漸縮小,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既發(fā)生了質壁分離。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到細胞液中,液泡逐漸變大,整個原生質層就會慢慢地恢復成原來的狀態(tài),既發(fā)生了質壁分離復原。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蔥鱗片葉;刀片,鑷子,滴管,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顯微鏡;蔗糖的質量濃度為0.3g/mL的溶液,清水。
方法步驟(了解) 1、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的臨時裝片。
2、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現(xiàn)象。
(1)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2)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
(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復原
10、(了解)酶的發(fā)現(xiàn)過程
11、(了解)酶的概念
12、(理解)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
定義:活細胞內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化學本質:多數(shù)蛋白質
少數(shù)RNA 發(fā)揮催化作用的場所。
13、(理解)酶的專一性和高效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
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物質發(fā)生反應
14、(應用)影響酶作用的因素
溫度和PH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會明顯降低。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值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能使蛋白質變性失活,低溫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間結構保持穩(wěn)定,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復。
15、(理解)“探究酶的專一性”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討論
16、(理解)“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的影響”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討論
控制變量法: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的定義。
對照實驗:除一個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
影響酶活性的條件(要求用控制變量法,自己設計實驗)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2017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復習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