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最新)
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那么關于中考生物的知識點你知道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人教版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僅供參考。
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01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主要場所:小腸。
1、蛋白質: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
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氨基酸。
2、糖類: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糖類的最終消化產物:葡萄糖。
3、脂肪:是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物質。
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脂肪酸和甘油。
4、水: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體內的養(yǎng)分和廢物必須溶解在水中運輸。(水是細胞內的溶劑,是生物體溫調節(jié)劑,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維持正常生理活動。
6、維生素:參與人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活動,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可以直接被消化吸收。
7、粗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及時排便。
食物中的粗纖維不能被消化吸收。(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02
血液循環(huán)
血液的組成:
1、血液: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中包含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2、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所含血紅蛋白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3、白細胞:有細胞核,保護人體免受病患。
4、血小板:沒有細胞核,是最小的血細胞,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細菌入侵的作用。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擔負著血細胞再生任務。
05
三種血管及判別依據
1、動脈:運送血液離開心臟,含氧豐富,二氧化碳少,顏色鮮艷 。
2、靜脈:運送血液回心臟,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顏色暗紅。
3、毛細血管:連接動脈與靜脈,紅細胞呈單行通過,血液流度緩慢 。
04
尿的形成
1、腎臟: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過濾的是血細胞、蛋 白質等)原尿。
3、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經過腎小球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無機鹽)形成尿液。
05
宇宙和太陽系的起源
1、宇宙起源的證據:星系運動。
2、宇宙起源學說:是大爆炸宇宙論。宇宙是150億年前從一個極小的點(“原始火球”)誕生的,宇宙在這個火球大爆炸中誕生。爆炸引起宇宙中的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宇宙處在不停地膨脹中。
3、宇宙說:希臘科學家托勒密創(chuàng)立了“地心說”宇宙體系學說。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說”宇宙體系學說。
4、太陽系的起源學說有:星云說和災變說。
06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
1、地球的演化:46億年前地球誕生,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海陽中誕生。按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方法,地球自形成以來,可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生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生命的誕生
(1)在原始的海洋中,經過長期而又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生命的材料—蛋白質(生命的基本物質)和核酸(遺傳信息的傳遞者)等大分子的物質。
(2)生命材料通過濃縮、凝聚等作用,形成多分子體系,外面有一層膜,經過漫長而又復雜的變化,最終形成原始的生命。
(3)原始大氣長生有機物最著名的實驗是米勒實驗 P:生命物質不等于生命物體(生物),生命物質可以構成生物體。最早的生命來自原始海洋 。
07
生物的進化
1、證據:生物進化的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是化石。
(1)化石在地層按一定順序出現。可分為遺物化石和遺跡化石。
(2)更先進、更科學的推斷生物間親緣關系的方式是通過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 。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殼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是反映生物進化歷程的不成文記錄。
3、生物進化的歷程: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說明了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它反映了生物進化的順序是:簡單→復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
4、進化論的演變:主要經歷神創(chuàng)論→物種可變論→用進廢退學說→達爾文進化論。
5、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自然選擇學說,其實質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6、自然選擇學說的四個要點:①過度繁殖②生存斗爭③遺傳進化④適者生存。
7、生物進化的順序
①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②植物: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③人類:南方猿人→直立人→智人
注:越是古老的地層(深層)里化石越簡單越原始,越是接近地層(淺層)里化石生物越復雜、越高級。
08
遺傳變異
1、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脫氧核糖核酸)組成,其中DNA是一種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段,它決定著生物的各種性狀。
2、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組合基因的技術。該技術提供了一個更直接改造動物、植物遺傳物質的技術。
3、遺傳?。哼z傳病都是由于人體內的DNA、基因或者染色體發(fā)生變化引起的。
常見的遺傳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先天性耳聾和色盲等。
注:遺傳與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變異現象是絕對的,任何生物體個體間都存在差異。
初中生物知識點順口溜
1.礦質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黃(缺氮時葉子發(fā)黃)
(P)淋浴(綠)(意指缺P時葉子暗綠)
(K)甲肝(桿)(意指缺鉀時莖桿健壯)
2.顯微鏡使用要領
①對光時要“三轉”:轉換器,遮光器,反光鏡。
②尋找物象時:一看二降三反向,物象清晰調細望。
3.《激素調節(jié)》順口溜
內分泌腺無導管,激素雖少作用大;
生長激素垂體產,幼年過少成侏儒;(幼年過多成巨人)
生長發(fā)育甲狀(腺激素)管,幼年過少變呆小;
食物缺碘成大脖(子病),糖尿病人胰島(素)少。
4.《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順口溜
神經系統(tǒng)司令部,腦和脊髓做中樞;
中樞發(fā)生指揮令,四通八達靠神經;
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高級腦中樞;
感覺運動語視聽,大腦皮層發(fā)指令;
協、準、平衡小腦管,“活命中樞”在腦干。
灰白蝴蝶叫脊髓,反射傳導小中樞;
基本單位神經元,細胞(體)突起來構成。
5.《耳的構造》順口溜
耳郭、耳道成外耳,收集聲波向里傳;
鼓膜、小骨和鼓室,振動傳遞在中耳;
半規(guī)、前庭和耳蝸,感受聲波在內耳;
神經傳導聲刺激,聲音產生在大腦。
怎么學習初中生物
會聽課
聽課的時候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新課的時候,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tǒng)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善閱讀
讀是學習最基本的一種學習方法,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閱讀時可以用下面這幾種方法:
借助提綱導讀:可以將要學習的內容事先精心準備閱讀提綱,這個提綱可以根據課后習題來列,然后以此有目的的閱讀相關課文,以便抓住重點,使自己讀有所得。
聯系實際閱讀:聯系實際問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能很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抓規(guī)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guī)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tǒng)一、生物與環(huán)境相協調,以及簡單→復雜、低級→高級、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掌握這些規(guī)律將有助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提高生物成績的方法
勤問
學習都是從發(fā)問開始,科學研究也是從問題著手。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
動手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探究生物學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只能通過動手做才能學會……向自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收獲會更大!
多思
發(fā)展思維能力,與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同樣重要!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從不同的視角來審視生命。比如,從基因的角度來看生命,你會發(fā)現我們保護一種種生物實際上是在保護一個個獨特的基因庫,死去的是個體而不死的卻是基因。從歷史的角度看生命,每一種生物都是歷史的產物,現存的每一個個體都是由最原始的生命演化而來的。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濃縮著大約38億年的進化史。
生物中考答題技巧
(1)材料題,先看問題,再帶著問題到材料中找,讀懂題干,再回答,回答問題時找關鍵字,不會的也別緊張有的知識點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是有聯系的,可相互參考,盡量用書上的原話。
(2)圖表題,要圖文結合起來審題,看懂圖示,找出設問的關鍵點和限制條件,并用筆圈起來。并準確把握題目中反映出的各種信息,聯系和運用所學的相關生物學概念、述語和原理來作答。特別注意多幅圖同時出現時要找準所問問題對應的圖例,將圖中的序號寫準確。
(3)實驗題,注意書上的經典實驗,分析設計思路,注意現象變化,用詞準確,如“適量的水分”必須加入定語等,設計、完善實驗時要注意變量唯一,其他條件完全相同(例如等量的__,來自同一株植物的枝條等)。
(4)遺傳題,書寫要規(guī)范,如基因型的書寫格式要正確,如性染色體XY一定要大寫。用資料上提供的字母,不能自己亂寫。
(5)避免錯別字
(6)注意易混點 下發(fā)的知識點易混卷子認真去閱讀
(7)每題結束后建議連題帶答案通讀一遍,避免出現重復性語句。